窗外的天色再度亮起来的时候,姜九怀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小七带着人搬了张雕花大床进烂柯山房。
元墨趁姜九怀走后扑上床补眠,这会儿醒眼惺忪:“唔我现在这张就睡得挺好,不用换……”
小七道:“这是家主大人的。”
瞌睡虫全都吓醒了好吗?
果然姜九怀要对她这只可怜的男宠下手了!
怎么办怎么办?
马上收拾东西找条船回京来得及吗?
然而很快事实就告诉她,她实在想太多了。
床是给姜九怀一个人睡的。
入夜,姜九怀怡然地靠在枕上,占据了屋子里最好的方位,一付准备在这里长期扎根的模样。
元墨起初以“小人还是不要打扰家主大人为由”,企图搬走,但姜九怀用两个字就阻止了她:“你敢?”
元墨怂。
家主大人不点头,她确实不敢。
于是开始旁敲侧击,历数姜九怀那间大屋子的种种好处:
有地龙,暖和。
各样东西应有尽有,不至于总要让小七回去拿,寒冬腊月,跑来跑去累一点也就罢了,主要是家主大人您等着用着急不是?多不方便呐……
还有最重要的,夜明珠的光线极好,不像灯火般闪烁,而且您不是不喜欢灯火吗?
姜九怀从善如流,采纳了最后一条意见,将夜明珠取了来,安放在小屋中。
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姜三爷来为姜九怀换药,见此情景也皱了皱眉,不过他旁的倒不是很担心,只瞧见姜九怀没有带安神香过来,便特意命人拿来,给姜九怀点上。
结果姜九怀道:“三伯,以后都不用这香了。”
姜三爷意外:“为何?”
姜九怀:因为我找到了更好的薰香方式和助眠方式。
一旁,元墨默默地剥了个橘子皮扔到炭盆上。
姜三爷整个人呆了呆,大约是因为家主爱上这种贫穷的薰香而震惊了。
惴惴不安地过了一夜,元墨发现一切都还了,姜九怀似乎并没有对她伸出魔爪的打算,一夜相安无事。
这天是怪老头卖鱼的日子,她特意起了个大早去菜场。
结果怪老头比她更早,她去的时候又扑了个空。
阿麦把她招呼过去,拿出一串钱:“这是今儿那老伯给你。”
“不是说了他喝酒就算在我的账上吗?”
“我说了啊,可他好像压根儿听不见。扔下钱,喝完酒,就走了。”阿麦犯愁,“所以你看你这银票还是收回去吧。”
还世上竟人有人不爱钱,还真是个怪老头。
鱼定然是老林买走了,于是阿墨又去了趟月心庭,一问果然是,元墨便让老林把今天的鱼让她一半。
老林道:“平日都好说,近日可不行。最近因为知府大人要开什么诗会,城里的读书人是到处吟诗作对,今儿已经有好几位客人订了东道,鱼要让了你,我的招牌岂不砸了嘛。”
乐坊和文坛息息相关,一般有文坛盛事,便是乐坊做生意的好时候。
大家比的不单是哪家的女伎才貌双全,哪家的丝竹班子入耳,还要比哪家的酒菜精致,总之才子们拼才气,乐坊拼人气。
对于乐坊大厨来说,也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元墨深谙其道,自然不会强求,最后老林拎了只小木桶,捞出两只给她,“只能两只,再多可不能了”。
元墨一看,里头是鲫鱼:“咦?不是河鲀?”
老林哈哈笑:“天冷了哪里还有河鲀?不过你放心,那老兄养出来的鲫鱼也是一等一,你回去一尝就知道,鲜嫩弹牙,天下无双。”
看来那老头真有什么秘法,什么鱼经他的手一养,马上就不同凡响。
元墨拎着鱼回姜家,不由开始幻想,一旦她把怪老头的秘术弄到手,可以在平江里圈一张网,鱼就养在自己窗下,随用随取,定能做成京城一绝,到时候客似云来,财源广进,呵呵呵呵……
“元二爷?”迎面一位瘦长白衣汉子走来,施了一礼。
元墨点头:“我是。”
“在下奔雷手,奉三爷之命,特来相请。”
元墨看他太阳穴高高鼓起,仿佛是师兄说过的内家高手,想来内功十分厉害。
姜三爷广交天下好友,手下网罗了不少江湖高手,这位奔雷手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姜家的嫡支人口甚是单薄,如今只剩姜九怀和姜其昀两个,上一辈全军覆没。
但姜家权倾天下,旁支甚多,嫡支人少的时候,便越发倚重旁支。比如在京城主事的姜长任姜四爷,还有在扬州这边的姜长信姜三爷,都是属于比较有头脸的旁支。
和野心勃勃的姜四爷不一样,姜三爷在先家主逝世之际,助年幼的姜九怀登上家主之位,悉心教导,一心扶持,不遗余力。
等到姜九怀长大之后,姜三爷则把权柄交还到姜九怀手中,自己则放下俗务,重新过回闲云野鹤般的闲逸生活。
不管在仕林还是在文坛,这都被引为美谈。又因为三爷面貌俊美,风度翩翩,人们便送三爷“玉翁”之号,数十年来誉满江南,风头无两。
三爷住的地方叫做临风轩,屋宇疏阔,走不多远,便看见一大片池塘,池塘里有不少残荷,背阴的荷叶上还有前几日未化的积雪。
一所房屋耸立在水边,高大轩昂。
奔雷手把元墨领到门前,朝里禀报一声,便退下。
元墨把小木桶沿墙根儿放下,才进去。
姜三爷身皮鹤氅,身前一只红泥小火炉,上面一只砂钵,他正专注地看着炉中的火。
药香从砂钵里飘出来,薰得一屋子皆是。
微微一笑,左颊露出一道笑纹,示意她坐下。
同姜九怀在一起时,元墨只觉得他像个长辈,现在单看他一人在此,元墨心想,单冲这一笑,真不亏“玉翁”之号。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药香,元墨注意到这里的窗开得极低,极大。
蓦地,她想起来姜其昀的话:“而且当时的书房设在临风轩,窗外就是一大片水池……”
原来,就是这里。
这样的式样,想来是为了方便夏日长风掠过水面,带着荷香水汽一并而来。
然而这风在夏天是种享受,在冬天却变成了一种折磨。就算四面扇子都闭紧了,寒风还是源源不断从窗缝里钻进来,元墨才坐了一会儿,便觉得手脚冰凉,忍不住问:“三爷找小人什么事?”
姜三爷拿布巾垫着手,拿起砂壶,斟了两碗,斟出两碗漆黑的药汁,递一碗给元墨,“喝了,这里冷,暖暖身子。”
要说元墨这辈子最怕什么,除了读书,就是吃药,尤其是这种又苦又黑的汤药。
她整张脸都要苦起来了:“三、三爷,小人不冷,小人扛得住……”
姜三爷道:“怕我下毒?”
这罪名可大了,元墨连忙道:“不敢,不敢。”
姜三爷把药碗往前递了递:“那就喝了。”
元墨只得皱着眉头喝了一口,却发现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苦涩,甚至还有丝甜味,居然不难喝。
“里面除了白术党参之类的暖气热血之物,还加了蜜枣和冰糖。”姜三爷露出一丝笑意,“怀儿小时候最是怕苦,不这么着再哄不到他喝药。”
元墨有点意外。
姜九怀虽然挑剔,但从不轻易让人知道他的口味,再不喜欢的菜,真送到面前,他也一定会吃下去。
元墨服侍了这些天,是从他极细微的一些反应来辨别出他真正的喜好。
“现在不这样了,是不是?”
姜三爷轻轻叹了口气,“现在就算是熬一碗黄莲给他,他也能面不改色喝下去,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任何弱点,更因为,他已经尝尽了这世上所有的苦,区区苦药,又算得了什么?”
冷风窗缝里吹进来,仿佛钻进了元墨的心里去,元墨不自觉捧紧了药碗,想从滚烫的药汁里汲取一点暖意。
姜三爷顿了顿,道:“我听说,你找过平福,想知道十五年前的事?”
元墨眼睛一亮,立刻点头。
第七十一章
姜三爷看着元墨:“你为什么想知道?”
元墨坐在这里其实挺惶恐,生怕姜三爷要为之前姜九怀受伤的事处置她,此刻又聊到如此敏感的话题,不由更加战战兢兢:“小人觉得……家主大人的病,可能和当年的事有关。”
姜三爷颔首道:“你想帮他。”
元墨认真地点点头。
不管将来她会不会在姜九怀身边,她都不想那一晚的事情再发生了。
想到他臂上的伤痕,她心里就很难受。
“你是个好孩子。”姜三爷轻轻叹了口气,顿了顿,道,“这里冬天冷得很,知道我为什么还住着吗?”
元墨想了想:“因为这是家主大人第一次被暗害的地方?”
姜三爷讶然:“你知道的还真不少。有人隐藏在一群孩子身后,借小孩子的手把怀儿推进了外面的池塘,如果不是平福回来得及时,这个世上,早就没有姜九怀这个人了。这都是我的错。是我看怀儿太孤单,想找几个同伴来陪他,如果不是这样,他们也没有机会下手。”
元墨道:“三爷,小人没读过什么书,也听过一句老话,世上只有千年做贼的,没有千年防贼的。您为家主大人着想,怎能料到有人趁虚而入?不过小人多嘴问一句,最后主使之人可抓到了?”
在姜其昀的记忆里,事情似乎只处置到统领下人为止。
姜三爷摇头:“没有。一直都没有。这么多年来,怀儿遭受过无数次暗杀,无数次背叛,可是线索只能查到那些棋子身上,很难再追查下去。”
元墨震惊:“为什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